手機瀏覽
分享:
艾灸是通過燃燒艾葉,利用艾葉溫熱的效應來去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能夠疏通經絡、活血化瘀、補益氣血,還可以調整陰陽,同時具有升陽體健的作用。艾灸作用在人體上,艾灸完之后有可能會發(fā)現...
杜琳│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
2023/08/06 收聽(63060)
艾灸時出現出水的現象,既是汗也是濕氣,屬于正?,F象。因為中醫(yī)認為濕實際上是一種概念,有可能為外來的水,也可能為體內飲食代謝下的水分,也可能為汗液。所以在艾灸的過程,局部可...
丁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
2023/01/25 播放(82200)
"艾灸腰部出水,說明體內濕氣很重,有水出現屬于排濕現象,這是一種正常現象,無需擔心。艾灸本身是種很好的祛濕方法,如果艾灸之后出現皮膚潮紅,且有很多小疙瘩,或大量水生成,表明體內...
黃秋賢│哈爾濱市第一醫(yī)院
2023/08/31 收聽(6819)
泡腳出的汗不一定是濕氣,具體情況如下: 1、排出濕氣:濕氣中醫(yī)稱為濕邪,按照中醫(yī)理論,濕邪可以分為外濕和內濕。外濕主要與居住環(huán)境有關,比如居住地比較潮濕,人容...
孫連慶│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2023/08/01 播放(59082)
艾灸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可以祛除濕氣,濕氣在中醫(yī)上稱為濕或者濕邪,大多數情況下,是因為脾胃運化能力弱,水液在身體里停留、化濕、聚而生痰,濕邪困于肌表,可以見濕疹、濕瘡,手指...
張章│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
2023/03/27 播放(88274)
艾灸有健脾和胃、溫經通絡的作用,可以強健脾胃,增強脾胃的運化能力,水液可以正常地運化、代謝、吸收,不會聚而成濕。同時脾胃強健后,可將已有的濕邪代謝出去,所以艾灸可以去除濕...
張章│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
2023/03/28 播放(48362)
杜琳│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
2023/01/30 收聽(55588)
"艾灸后皮膚起水泡并不是體內濕氣重的表現,平時做艾灸時正常的表現是艾灸的部位皮膚潮紅,可以適當在皮膚表面見一些水珠,但是不應該起水泡,如果艾灸后皮膚起水泡,通常有以下原因:1、...
張維│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
2023/08/13 收聽(34422)
艾灸出水泡不是濕氣重,通常是燙傷的表現。艾灸的主要作用是溫補,可以溫中補虛,調和脾胃,溫經通絡,活血化瘀,祛濕消腫,可以祛除濕氣和濕邪,但是化濕是把人體的濕慢慢化解掉,而...
張章│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
2023/10/13 播放(97578)
正常情況下腳部分布著大量汗腺,與身體絕大部分一樣,皮膚每時每刻都在分泌著細小的汗液,當腳部潮濕、悶熱、不透氣的時候,腳部出現的汗液無法正常蒸發(fā)到空氣之中,會導致腳部潮濕、悶熱,...
魏群│沈陽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2023/04/01 收聽(96976)
通常艾灸本身不會出黃水,如果患者艾灸出現黃水,可能是艾灸后發(fā)泡,泡刺破后流出偏黃的水。通常是艾灸的時間過長或者溫度過高,引起局部皮膚燙傷所導致。在艾灸時,需要注意艾灸的刺...
孟迎春│山東省立醫(yī)院
2023/10/07 播放(56966)
部分患者艾灸腹部穴位后會出現皮膚表面一層水珠的現象,通常有生理與病理兩方面因素,主要內容如下: 1、生理性因素:艾灸治療是指將艾葉曬干、揉制并制成艾絨后,使用...
張維│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
2023/09/11 播放(44454)
艾灸利用艾葉,這是一味中藥,燃燒通過一定的穴位或一定區(qū)域的位置、一定區(qū)域的部位,進行一個溫熱的刺激。艾灸可以通過本身的溫熱,包括本身的藥性,可以起到溫陽、散寒、扶正、化瘀、通經...
杜琳│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
2023/06/06 收聽(24918)
"艾灸主要有溫經散寒,消瘀散結,扶陽固脫,健脾利濕,最主要防病保健的作用。所以當濕氣比較重時,主要表現皮膚油膩、肥胖、大便溏瀉的表現,艾灸可以改善這些狀態(tài)。我們常用的穴位有關元...
焦乃軍│河南省中醫(yī)院
2023/03/05 收聽(48648)
濕氣比較重使用艾灸治療,可選擇的穴位包括神闕穴和脾俞穴,常見分析如下: 1、神闕穴:位于人體腹部,即肚臍,是任脈上較為重要的穴位,具有通行人體氣機的作用。中醫(yī)...
陳鵬│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
2023/12/08 播放(78400)
艾葉性溫,有溫經散寒、調和陰陽、疏通氣血的作用。艾灸主要是通過火的溫熱以及艾葉的藥性,從而達到燥濕化痰的目的。艾灸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重要療法,操作是將中藥艾葉經過鞣制、曬干...
時素華│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2023/01/23 播放(95626)
"濕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濕是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也就是常說的風、寒、暑、濕、燥、火這種六淫邪氣致病,導致人體生病的時候,濕是外在的,還有一種濕是由于脾氣不運化、水濕內停...
杜琳│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
2023/07/20 收聽(99976)
"艾灸療法不僅可以祛濕,而且效果還很明顯。如果身體濕氣較重,每天可以艾灸10-15分鐘,可以有效的祛寒、祛濕。濕氣重的人往往容易出現疲勞、困倦、舌苔厚膩,還容易引起骨關節(jié)病變,...
黃秋賢│哈爾濱市第一醫(yī)院
2023/03/16 收聽(48738)
在腹部進行艾灸可以健脾化濕,祛除濕氣。濕氣是俗稱,在中醫(yī)中通常稱為濕或濕邪,因為濕邪潰于肌表,可能在手指或腳趾處看見小的水泡,稱之為濕氣,實際上也是身體中濕邪過剩的表現。...
張章│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
2023/07/12 播放(65210)
艾灸可以去除體內的濕氣,特別是對于祛除體內的寒濕效果非常理想。艾灸通過加熱的方式,對于穴位進行熱傳導、刺激,達到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溫通經絡,特別是祛除體內的濕邪有很好的療效。...
張?zhí)禊i│雞西市人民醫(yī)院
2023/01/17 收聽(46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