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祛濕分別是中脘穴、脾腧穴以及腿上的陰陵泉穴這三個穴位,具體如下:
1、中脘穴:中脘穴就是仰臥位躺在床上,肚臍上的4寸就是中脘穴,這是腹部非常重要的穴位,也是臨床應(yīng)用化濕相對比較多的穴位;
2、脾腧穴:病人取俯臥位,就是趴在床上充分暴露后背部的皮膚,取后正中線旁開1.5寸,1.5寸其實就是后正中線和肩胛骨內(nèi)角連線整個是寸,取一半就行,后正中線旁開1.5寸,一左一右可以畫兩條垂直線,這是兩條線,這個時候再畫一條水平線,垂直線其實平行于督脈。然后接下來這條水平線垂直于督脈,這條水平線主要在十一胸椎的位置,兩個肩胛骨下角的連線是平第七胸椎的棘突,再往下數(shù)到十一胸椎。然后這條水平線和剛才那兩條垂直線的兩個交點,分別就是脾腧穴;
3、陰陵泉穴:陰陵泉穴也比較好取,是在脛骨內(nèi)側(cè)髁的下緣,可以摸著脛骨內(nèi)側(cè)緣從下面往上推,推到骨頭頂手底下有凹陷位置,就是陰陵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