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減少首先要判斷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比如是感染性血小板減少,許多的病毒、細菌感染是非致病性血小板減少最常見的原因,只要用抗病毒或者抗菌藥治療以后,治療原發(fā)病,血小板也會恢復正常。
其次,許多藥物可伴有血小板減少,如化療藥物可導致骨髓的抑制期,血小板會減少。還有一些藥物依賴性的抗特異性血小板,表面抗原、抗體的反應,如磺胺類藥物 ,也會引起血小板減少,在停用這些藥物以后血小板也會增加。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可以用激素或者是免疫球蛋白治療,血栓性血小板減少可能會用到血漿置換。其次血小板減少,要判斷血小板減少的危急程度,一般輕度和中度的血小板減少并不會引起出血,只有重度的血小板減少,血小板計數(shù)是低于30000/L,低于20000/L,甚至10000/L,可能會伴有自發(fā)的出血。
臨床上可見患者有皮膚的瘀點、瘀斑、牙齦出血和鼻出血,嚴重了的會有內(nèi)臟出血,甚至顱內(nèi)出血。也因此如果血小板是重度減少,那么有可能會要輸注單采血小板。
總之,血小板減少首先要尋找血小板減少的原因,其次是判斷血小板減少的程度,只有重度血小板減少一般需要藥物治療或者是輸注單采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