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熬藥一般煎2次。熬藥一定要用砂鍋,忌用鐵器,實在沒有砂鍋,搪瓷的碗、鍋也可以用,鐵器堅決不可以使用,因為可能會和部分藥物有反應(yīng)。藥要泡30min左右,用泡過的水一起放在火上煮,并至大火燒開,燒開后一般藥物再煮15-20min,煮好以后倒出來將藥潷出,再倒進涼水,煮開了以后再煮15-20min。最后把兩煎兌在一起,兌服分成2-3次或4次服用。如果是解表類藥物,比如治療感冒、咳嗽,相對煎藥時間要短,開鍋10-15min即可。如果是補益類藥物,比如患者元氣損傷,藥中有人參、紅景天、石斛等類補藥,這類藥最少熬30min以上。
平常在開處方的時候,會有先煎、后下、包煎等提示語。先煎的藥物比如石膏、煅龍骨、靈磁石、珍珠母等石頭類藥物,一般在泡藥的過程中先把這類藥物放在火上煮20-30min,再把其它的藥兌進來一起煮,煮開15min以后把藥倒出來。后下的藥物是指開鍋前,在倒藥準備熬好之前提前8min或5-10min把這類藥倒進來,因為解表藥如薄荷可發(fā)汗解表,屬于揮發(fā)油,熬久會變得沒有作用,所以薄荷熬的時間要非常短,在開鍋前5-6min把它放進去即可。而且這類藥后下,要把薄荷分成兩份,在第一份時后下一半,在第二次煎時再后下一半,揮發(fā)油的作用會更好。
所以臨床上熬藥有學(xué)問,應(yīng)該根據(jù)疾病的特點,把中藥用的哪類藥物咨詢藥師,在藥師的指導(dǎo)下進行正確煎藥。煎藥方法是決定藥效的最重要的途徑之一,熬制的方法不對,可能會影響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