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出血,顧名思義,就是指女性在排卵期發(fā)生的異常子宮出血,是育齡期婦女常見的月經中期出血類型,以28天的周期為例,排卵期在第14天至16天,若是在這段時間發(fā)生了少量的出血,有的可能還伴有腹痛,就很有可能是發(fā)生排卵期出血了,這是排卵的一個信號。
為什么會發(fā)生排卵期出血呢?還得從我們子宮內膜的周期變化說起,一般從月經第5天開始,子宮內膜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的作用下開始增殖,逐漸長厚,在月經的第14天達到高峰,而到了排卵期,隨著卵泡的排出,雌激素的水平會出現下降,如果這時候雌激素的水平下降到不足以維持子宮內膜的水平,就會發(fā)生突破性的內膜脫膜,就形成了排卵期的出血了。而排卵后隨著黃體形成,雌激素的分泌會再次逐漸上升,這個時候,突破性的出血就停止了。
簡單的說,就是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出現下降,而黃體分泌的雌激素還沒有達到足夠的水平,出現一個比較大的空缺的時候,就會引起排卵期出血。然而這個空缺通常不會太長,所以大多數排卵期出血的量和時間也不會太長,有的甚至只是表現為排卵期出現褐色的分泌物。
怎么判斷到底是不是排卵期出血呢?
首先是要通過超聲排除其他的器質性病變,包括宮頸息肉、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肌瘤等等,排除掉這些器質性改變后,才考慮功能性的改變。
然后有一個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基礎體溫測定,縮寫為BBT,方法就是每天早上起床后什么事情都別做,先測體溫,然后記錄下來,可以自己用記錄表格記錄,現在很多app也提供這樣的功能,在完整地記錄一個周期的體溫后,就能得到這個月經周期中體溫變化的情況。
正常的體溫變化是雙向型的,在月經期開始表現為一個相對的低體溫,而排卵后體溫通常會有一個0.5℃以上的上升,并持續(xù)到月經來潮。出現這樣的體溫情況,則說明是有排卵的,如果在體溫升高的時候發(fā)生了出血,那么就很有可能是排卵期出血了。
基礎體溫檢測(BBT)示例
當然也可以通過超聲檢測排卵同時配合激素水平測定來更明確的診斷,但似乎沒有這么興師動眾的必要。
偶爾發(fā)生一次排卵期出血的話,多數能夠自愈,并不需要治療,少量的出血也不影響性生活和受孕。如果是長期反復發(fā)生,那么還是會有一定生活上的困擾的,這個時候可以在排卵前后使用雌激素或者孕激素來調整一下,一般幾個周期之后,就能恢復到正常的狀態(tài)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