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的時候,如果牙齒有疼痛怎么辦?能不能看牙囊?會不會影響寶寶?。窟@是家長們比較擔心的問題。今天來跟大家說一下,懷孕期間可以做哪些牙齒治療。
首先,牙齒有疼痛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到口腔科就診,這樣可以有效的解決牙齒疼痛的問題,但是準寶媽們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告訴醫(yī)生你懷孕的情況,這樣醫(yī)生會給你進行相應的注意!
孕早期
懷孕的前3個月
懷孕前的3個月,胚胎器官開始形成分化,是致畸敏感期,為了避免孕媽媽精神過度緊張和口腔手術所造成的菌血癥對胎寶寶的影響,一般情況下不宜做拔牙、根管治療等牙科手術。
口腔醫(yī)生在這一時期應做好孕媽媽口腔檢查和相關資料的收集,并且與患者隨時保持聯(lián)系,及時指導患者有關預防口腔疾病的知識和措施,防止已患口腔疾病的進一步加重。
可做處理:
1、疼痛劇烈的牙髓炎、根尖周炎應及時開放引流,消除疼痛,避免劇烈疼痛對胎寶寶的刺激,造成流產(chǎn)。
2、引起面部腫脹的智齒冠周炎、嚴重的牙齦炎要局部進行清洗、上藥,控制炎癥的擴散,另外用漱口水維持口腔環(huán)境清潔。
3、必要時用藥物控制,以免引起全身感染。
孕中期
4~6個月
胚胎器官已發(fā)育完成,胎寶寶體積不大,孕媽媽活動比較方便,是進行常規(guī)牙科治療的最佳時期。一般情況下孕媽媽可作一些急需處理的牙病治療,但不宜做大的口腔治療手術。
可做處理:
1、牙周護理;
2、潔治術;
3、齲齒;
4、楔缺充填;
5、牙髓、根尖周炎的分期治療。
孕晚期
最后3個月
懷孕的后3個月胎寶寶發(fā)育較中期加快,胎寶寶體積增大明顯,孕媽媽活動不便,此期妊娠并發(fā)癥概率增加。孕媽媽有些臟器已受到胎寶寶的壓迫,孕媽媽常出現(xiàn)腿部水腫、尿頻,活動受到限制。孕媽媽在牙科治療椅上的仰臥姿勢報容易讓胎寶寶壓迫到下腔靜脈,使血液回流不好而產(chǎn)生體位性的低血壓。另外,有些孕媽媽對牙科治療怕痛.或者看到牙科器械產(chǎn)生恐懼感,有的孕媽媽曾聽到過其他人治療的不愉快經(jīng)歷而產(chǎn)生情緒緊張。
可做處理:
這一時期對牙齦炎、牙根炎癥先做急癥處理,后做分期治療,盡量縮短孕媽媽診療時間。牙科常規(guī)治療可暫緩,待分娩后再進行治療。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所以,為了您和寶寶的健康,請盡量在備孕前咨詢口腔科醫(yī)生處理好牙齒的問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