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
摘要:患者32歲,突然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之前腹壁手術切口處出現腫塊凸出,通過詢問病史得知患者在7年前有過剖宮產史,結合影像學檢查以及體格檢查,確認為腹壁中線位置大面積的切口疝,安排患者住院進行手術治療。給予患者切口疝修補術治療,1個月后患者傷口愈合較好,疝內容物完全還納,腹膜修復完整。
【基本信息】女、32歲
【疾病類型】切口疝
【就診醫(yī)院】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就診時間】2020年8月
【治療方案】手術切除(切口疝修補術)+藥物治療(頭孢克肟顆粒)
【治療周期】住院治療1周,術后8天復查拆線
【治療效果】術后1個月時患者傷口愈合較好,疝內容物完全還納,腹膜修復完整
一、初次面診
患者張女士佝僂著腰,看起來疼痛難忍的樣子,在丈夫攙扶下來到診室?;颊哒f今天突然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之前腹壁手術切口處出現腫塊凸出。通過詢問病史得知,患者在7年前有過剖宮產史,查體發(fā)現患者腹部切口處有腫塊,用手可以觸及,腹部可以看到腸型和蠕動波,按壓時出現壓痛,考慮切口疝,需要進一步通過影像學檢查協(xié)助診斷,于是安排患者做了CT檢查,進一步確認為腹壁中線位置大面積的切口疝,包含小腸袢、空腸、腸系膜、升結腸、橫結腸,遂安排患者住院進行治療。
CT:腹壁中線大面積切口疝,包含小腸袢、空腸、腸系膜、升結腸、橫結腸
二、治療經過
我向患者解釋,剖宮產切口表面的皮膚和皮下脂肪層雖然已經愈合,但是筋膜層裂開,在腹內壓的作用下,內臟和組織向外疝出,切口疝發(fā)生后不能夠自愈,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患者同意。麻醉、消毒后進行切口疝修補術,在皮膚和瘢痕結締組織交界處切開,顯露出切口疝外層覆蓋的纖維結締組織,將疝囊周圍的結締組織充分分離,將疝內容物送回腹腔,在腹內臟器無粘連和損傷的情況下,縫合腹直肌和腹膜,最后縫合皮下組織和皮膚,手術完成。手術治療后給予頭孢克肟顆粒進行消炎、抗感染治療。住院后7天給予患者出院,回家休養(yǎng),定時給傷口換藥和消毒,避免傷口沾水出現感染,減少各種增加腹內壓的因素,以免影響傷口愈合。
三、治療效果
患者在手術后8天復查拆線,未發(fā)現有傷口感染,傷口情況佳,拆線后囑其下床適當活動,1個月后再來復查。1個月后復查,患者的傷口愈合較好,疝內容物也完全還納腹腔,腹膜修復完整,切口疝得以治愈,且未出現術后并發(fā)癥。
四、注意事項
很高興患者經過治療痊愈出院,但在日常生活中依舊需要提醒患者注意以下事項:
1、術后飲食上要注意清淡,易消化,可以從流質飲食逐漸過渡到半流質飲食,再慢慢恢復到正常飲食,正常飲食后盡量以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食物為主,比如牛奶、雞蛋、魚、肉、新鮮蔬菜、水果等;
2、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出現便秘,便秘會增加腹內壓,從而影響切口的愈合;
3、術后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引起劇烈咳嗽,使腹壓增高;
4、要注意切口處的干燥與衛(wèi)生,按時換藥,以免出現感染;
5、術后短期內避免劇烈運動和提重物,以免導致傷口崩裂、滲血。
五、個人感悟
切口疝的主要原因是術后切口感染和腹內壓突然升高,因此在腹部手術后,提醒患者要盡量避免相關誘發(fā)因素,以減少切口疝的發(fā)生,同時要提高對切口疝的認知。由于腹內壓的存在,切口疝發(fā)生后不能夠自愈,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重,因此一旦發(fā)現切口疝,要及時接受治療,手術是唯一可以治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