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
摘要:本病例患者因無明顯誘因出現上腹部疼痛,伴有反酸、燒心、噯氣1周,加重3天,來我院門診就診。給予患者完善相關檢查后,根據檢查結果,臨床診斷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隨即給予患者進行藥物治療。經藥物治療后,患者病情好轉,上述不適癥狀均得到明顯緩解。
【基本信息】男、32歲
【疾病類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就診醫(y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
【就診時間】2022年4月
【治療方案】口服藥物(阿莫西林膠囊、克拉霉素片、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膠體果膠鉍膠囊)
【治療周期】門診用藥14天
【治療效果】病情好轉,上述不適癥狀均得到緩解
一、初次面診
患者男性,32歲,就診時自述1周前無明顯誘因出現上腹部疼痛,伴有反酸、燒心、噯氣的癥狀,由于癥狀較輕,所以未予以處理。就診前3天,患者自覺上述不適癥狀加重,一般多在空腹時發(fā)生?;颊弑容^擔心,遂來我院門診就診。
仔細詢問患者得知,既往身體健康,無藥物過敏史,有吸煙、飲酒史10余年。然后給予患者進行查體,生命體征平穩(wěn),心肺未見異常,上腹部劍突下壓痛,無反跳痛及肌緊張。根據患者臨床表現及查體結果,我考慮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與患者進行溝通,需進一步完善檢查,明確病因,患者表示同意。
二、治療經過
給予患者完善碳14呼氣試驗,結果顯示陽性,提示存在幽門螺桿菌的感染。隨后給予患者完善胃鏡檢查,結果顯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A1期)。經綜合檢查后,診斷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患者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診斷明確,建議進行藥物治療,患者及家屬表示同意。首先給予患者口服阿莫西林膠囊,該藥物為青霉素類抗生素,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而發(fā)揮殺菌作用,可使細菌迅速成為球狀體而溶解、破裂。同時給予其克拉霉素片、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膠體果膠鉍膠囊口服。
三、治療效果
門診治療14天后,患者回門診復查?;颊弑硎具B續(xù)應用藥物7天左右,上腹部疼痛、反酸、燒心、噯氣的癥狀明顯減輕;連續(xù)應用藥物9天左右,上腹部疼痛、反酸的癥狀已經徹底消失。截至門診復查日期,患者已經連續(xù)應用藥物14天,其不適癥狀已經徹底消失。然后給予復查碳14呼氣試驗,結果提示陰性。
四、注意事項
患者因出現上腹部疼痛的癥狀,感到十分焦慮,對此我深表同情,同時為了讓患者順利恢復,仔細叮囑患者仍需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飲食,規(guī)律三餐,以營養(yǎng)豐富的半流質飲食為主,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2、嚴格遵醫(yī)囑用藥,避免因癥狀好轉而自行停藥或增減藥物劑量,以免影響藥物療效;
3、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及勞累;
4、可適當進行運動,如健步走、游泳、慢跑等,以增加抵抗力,促進疾病恢復。
五、個人感悟
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是由于胃酸分泌過多和(或)十二指腸黏膜防御功能減弱,導致黏膜和黏膜肌層損傷。其病因與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酸和胃蛋白酶、藥物等因素密切相關,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空腹時上腹痛、反酸、燒心、腹脹、食欲減退等。若出現上述不適癥狀,需及時就醫(yī),做到早發(fā)現、做治療。正如本病例患者,經過積極治療后,病情好轉,不適癥狀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