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重要分型,其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所導致的主要冠狀動脈主干或分支嚴重狹窄,次全閉塞或完全閉塞而引發(fā)。其發(fā)病機制主要為一系列相關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腹型肥胖等,引發(fā)血管內皮受損,血液里脂質成分沉積于內皮下,逐漸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后者可隨病情進展,突入冠狀動脈管腔,逐步形成冠狀動脈狹窄。
在后期因動脈粥硬化斑塊形成,導致明顯供血不足而引發(fā)心絞痛等表現(xiàn)。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后,在一系列因素,包括應激、血流沖擊、血壓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下,造成斑塊的不穩(wěn)定化,不穩(wěn)定化斑塊可能突然破潰,并繼發(fā)血栓形成,造成管腔嚴重狹窄或閉塞,而引發(fā)急性心肌梗死。其主要治療應積極、盡早、充分、持續(xù)開通梗死相關血管,恢復心肌有效血供,盡可能挽救瀕臨壞死心肌,改善病程及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