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受涼后,由于身體抵抗力下降,胃腸功能也受到影響,容易誘發(fā)胃腸炎、胃腸道蠕動亢進,胃腸道中的水分還未被吸收,就被排出體外,即寶寶出現(xiàn)腹瀉的癥狀。寶寶受涼后出現(xiàn)拉肚子,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治療調理。
1、預防脫水:一開始腹瀉就應該給口服足夠的液體并繼續(xù)給小兒喂養(yǎng),可以選用以下方法:
?。?)口服補液鹽(ORS):每次腹瀉后,2歲以下口服50~100ml,2~10歲服100~200ml,大于10歲的能喝多少就給多少。也可按40~60ml/kg,腹瀉開始即服用。
(2)米湯加鹽溶液:米湯500ml+細鹽1.75g或炒米粉25g+細鹽1.75g+水500ml煮2~3分鐘。用量為20~40ml/kg,4小時服完,以后隨時口服,能喝多少就給多少。
?。?)糖鹽水:白開水500ml+蔗糖10g+細鹽1.75g。用法用量同米湯加鹽溶液。如果嘔吐或腹瀉持續(xù)時間較長或有嚴重脫水,有必要進行靜脈補液。
2、注意保暖:多給寶寶喂食溫熱白開水;雙手搓熱后放在寶寶肚臍處輕輕按摩;在寶寶肚子上鋪層毛巾,放個暖水袋,注意適宜水溫和擰緊接口處,以免燙傷寶寶。
3、藥物治療:
?。?)病原治療:非感染性腹瀉一般不需要抗菌藥物。然而,全身性細菌感染及侵襲性細菌感染所致的腹瀉,必須適當?shù)亟o予系統(tǒng)性抗感染治療。一般水樣便可不用抗生素,黏液便、膿血便可選用抗生素,用足療程,不能不經(jīng)醫(yī)生同意擅自停藥。
(2)微生態(tài)療法:通過恢復人體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達到治療腸道疾病的目的。
(3)輔助治療:腸黏膜保護劑(如十六角蒙脫石)、腸動力抑制劑、抗分泌藥等。
?。?)補鋅治療:WHO推薦腹瀉患兒在繼續(xù)口服補液鹽治療的同時,口服補充鋅,可增強免疫功能,防止復發(fā)。
4、飲食治療:輕癥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繼續(xù)哺乳,適當限制哺乳次數(shù)或縮短每次哺乳時間,暫停輔食;人工喂養(yǎng)兒可喂以等量米湯或稀釋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由米湯、粥、面條等逐漸過度到正常飲食。對乳糖不耐受的患兒,喂養(yǎng)時添加乳糖酶,或予以去乳糖飲食。過敏性腹瀉,考慮蛋白過敏者,可改用水解奶粉或氨基酸奶粉。在腹瀉期間,繼續(xù)進食,給予寶寶與其年齡相適應的正常飲食,盡可能不要“禁食”,禁食可導致癥狀遷延、營養(yǎng)丟失。
總之,孩子著涼后拉肚子要去醫(yī)院查大便常規(guī),然后對癥治療,千萬不能耽擱,同時應給孩子補充生理鹽水,注意預防寶寶脫水。適當加用腸黏膜保護劑和益生菌,并且做好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