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提問:“我患面肌痙攣一年多了,最近吃的卡馬西平,比以前感覺輕了一點,吃這個藥能治好嗎?”
面肌痙攣吃藥能治好嗎
醫(yī)生回答:面肌痙攣患病初期,可以吃一些卡馬西平等抗癲癇的藥物,對緩解面肌痙攣的癥狀有一定的幫助作用,但是不能治愈,一旦停藥后面肌痙攣有可能還會復發(fā)。另外長期服藥對患者的身體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包括頭暈、肝臟損害、白細胞下降等,因個體差異的緣故,發(fā)生時間及嚴重程度都有所不同,所以面肌痙攣患者服藥期間應定期進行檢查。
面肌痙攣的危害
面肌痙攣是一種慢性發(fā)展性的疾病,大部分發(fā)作起始于眼瞼,繼而波及面部其它肌肉。面肌痙攣多因血管壓迫面神經根導致,當發(fā)作時,表現(xiàn)為面部肌肉頻繁且快速的抽搐,少則幾秒鐘,多則幾分鐘,嚴重時可呈強直性。面肌痙攣面肌痙攣不僅會給患者的形象造成一定的影響,患者常因為疾病產生自卑、焦慮等心理,除此之外,面肌痙攣還可能導致患者面部的輪廓發(fā)生改變。
面肌痙攣的原因
面神經是顱內十二對腦神經之一,它從腦干處的面神經核發(fā)出,經顱內走行后,發(fā)出多只分支,支配整個面肌的活動。根據(jù)面肌痙攣的發(fā)病機制,在面神經在顱內走行過程中,面神經根受到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異常走行血管的壓迫,進而產生脫髓鞘病變,傳入與傳出神經纖維之間沖動發(fā)生短路、面神經運動核興奮性異常增高而產生面肌痙攣。
目前徹底治愈面肌痙攣的唯一方法是微血管減壓術,一項微創(chuàng)手術,直接通過顯微鏡找到壓迫面神經的肇事血管,通過特殊墊片分隔開面神經與肇事血管,這樣一來,面神經與血管之間就不會存在壓迫現(xiàn)象,產生搏動刺激的根源消失了,面神經傳輸恢復正常,面部抽動自然就消失了。
手術在全身麻醉下進行,于耳后的發(fā)際線內開一個很小的切口,在顯微鏡下找到壓迫面神經的責任血管,分離并隔開。山西省人民醫(yī)院功能神經外科在手術過程中采用神經電生理監(jiān)測技術,術中可直接了解神經功能的完整性,及減壓的是否完全,減少神經損傷的機會,并保障手術的質量,患者可安心選擇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