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牙齒松動的原因較多,分生理性與病理性兩大類,病理性牙齒松動的原因主要包括炎癥、牙外傷、周圍神經病變等。對于牙齒松動的治療,治療需針對不同的病因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法。部分患者可能由于牙齒咬合異常導致牙齒松動,需就醫(yī)調整牙齒,通常異常咬合改善后,牙齒可逐漸恢復正常。
一、生理性:
常見于兒童換牙期、女性月經期、妊娠期以及老年牙齒退化等,牙齒可出現(xiàn)生理性松動。換牙期牙齒松動一般無需干預,若不適癥狀嚴重,可就診口腔科拔除牙齒;女性月經期、妊娠期牙齒松動,如果不影響咀嚼和進食,一般無需處理;老年牙齒退化屬于正常現(xiàn)象,一般無需特殊干預,若牙齒松動嚴重,影響日常吃飯,可進行拔除,可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安裝義齒。
二、病理性:
1、炎癥:如牙周炎、根尖周炎等,對于牙周炎臨床多行牙周系統(tǒng)治療,包括定期洗牙、牙周刮治、牙周手術等;根尖周炎需進行根管治療。還可應用抗生素藥物如青霉素、頭孢等,控制炎癥感染,避免牙周組織喪失;
2、牙外傷:如果有牙齒脫位,應先行復位,再進行牙齒固定。對于輕癥的松動,可通過口服頭孢克肟等消炎藥物改善癥狀,癥狀較重的牙齒松動,則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相應處理;
3、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易引起周圍神經病變、牙齒神經病變,可能出現(xiàn)牙齒松動的情況,建議積極治療原發(fā)病,改善癥狀。
此外,惡性腫瘤等疾病也可能導致這種癥狀。對于惡性腫瘤,臨床多通過手術治療切除病變,對于受累牙齒應視情況決定是否保留。若松動較嚴重,醫(yī)生通常建議拔除牙齒,再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選擇種植牙或安裝假牙,以維持日常使用及保持美觀。
牙齒松動的患者平時應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進食后漱口,規(guī)范刷牙,定期洗牙。調整飲食習慣,改正長期偏側咀嚼以及常吃硬質食物的習慣,有利于促進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