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會有月經周期短的表現,但是月經周期短不一定是卵巢早衰,也可能是黃體功能不全、子宮器質性病變、醫(yī)源性因素引起,需盡早就醫(yī)明確診斷。
首先,月經周期是指兩次月經第1天的間隔時間,也就是從月經的第1天開始算,一直到下一次來月經的前1天,是一個完整的月經周期,一般為21~35天,平均28天,屬于正常,若低于21天,稱之為月經頻發(fā),也就是月經周期短。
其次,卵巢早衰是指卵巢功能衰竭,由于卵巢儲備能力降低,導致婦女在40歲之前就閉經的現象,并且經常出現潮熱多汗、面部潮紅、性欲低下、月經量少、月經周期變短的癥狀,此種情況下的月經周期短,則有可能是卵巢早衰導致的。
最后,導致月經周期短的病因除了卵巢早衰外,還與黃體功能不全、子宮器質性病變等因素有關,并不意味著所有月經周期短都是卵巢早衰。
1.如黃體功能不全,月經來潮是由于黃體萎縮,導致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下降,子宮內膜得不到性激素支持,發(fā)生壞死、脫落而形成的。如果黃體功能不全,就會讓相對固定的黃體周期變短,造成月經周期縮短。
2.如子宮器質性病變,包括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腺肌病、子宮平滑肌瘤、子宮內膜惡變和不典型增生、子宮內膜炎等,患者會表現為月經頻發(fā)、經量增多、經血淋漓不盡等現象。
3.如醫(yī)源性因素:常見于放置宮內節(jié)育器、雌孕激素使用不當,以及避孕藥漏服引起月經周期紊亂,出現月經頻發(fā)。部分腹腔手術破壞卵巢皮質,減少卵巢血供均可能引起醫(yī)源性卵巢功能不全,導致月經頻發(fā)。
參考文獻
[1]周堅紅,馬麟娟.月經頻發(fā)的病因與診治[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6,32(12):892-894.
[2]田吉順.月經周期短的女性老得快嗎[J].保健與生活,2015(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