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顫在臨床上分為心房顫動和心室顫動,心房顫動又稱為房顫,為較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隨著年齡增加,房顫發(fā)生概率逐漸增加,針對房顫用藥分為幾個方面,具體如下:
1、維持竇律藥物:即轉律藥物,臨床上房顫發(fā)作時,應用心律平和胺碘酮靜脈注射進行轉律;
2、控制心室率治療:若在轉律過程中效果不好,可應用 IV類抗心律失常藥或II類β受體阻斷劑進行靜脈用藥,控制心室率,主要應用如地爾硫?或艾司洛爾持續(xù)靜脈泵入,可控制心室率。在長期口服藥中可選擇β受體阻斷劑,較常用為美托洛爾或阿替洛爾,必要時,若伴有EF下降的心功能不全,可聯(lián)合使用地高辛控制心室率,控制心室率的部分病人并不會轉成竇性心律,該部分病人轉入竇性心律能夠維持可能性低;
3、抗凝治療:房顫患者都應進行抗凝評分,即CHA?DS?-VASc評分,評分若為≥2分以上,必須抗凝,若為1分主張抗凝,抗凝藥選擇新型口服抗凝藥,如達比加群、利伐沙班以及阿哌沙班等。
針對室顫出現(xiàn),先考慮電復律,即除顫,此方法更為有效。若反復室顫,在除顫持續(xù)間隙,也可運用III類的抗心律失常藥,如胺碘酮靜脈持續(xù)點滴或聯(lián)合使用β受體阻斷劑,可能部分病人存在交感神經(jīng)風暴,持續(xù)β受體阻斷劑,對控制室顫發(fā)生有益,因此在臨床上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