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同事在用飯水分離法減肥,看他效果挺好的,我擔心會不會有什么副作用,想向您請教下。
答:飯水分離,顧名思義,就是干濕分離——正餐吃飯的時候不喝湯、水和飲料,而正餐之間(前后間隔2小時左右)允許隨意喝水。
據(jù)說一些人試了,有減肥效果,想知道為什么嗎?團長反復重申一個減肥理念——細嚼慢咽!但現(xiàn)實是殘酷的。當人面對美味時,極難通過主觀毅力,來控制自己放慢吃飯速度。相反,更多情況下,餓極了的人面對美食,大多是狼吞虎咽,于是就吃得過飽過撐,不胖才怪!
因此,執(zhí)行層面,想要做到真正的“細嚼慢咽”,就是團長一貫強調的“變主動為被動”,說白了就是“適當增加進食難度”,“適當增加進食痛苦感”,被迫放慢進食速度。
舉個例子。
如果給你一碗鰻魚飯,你可能吃得很快很香,飛快的吃完一碗還意猶未盡;但如果在這份鰻魚飯中摻一些沙子,你會怕咯牙,不得不小心的用舌頭慢慢找出沙粒,吐出來,再吞下食物,如此一來,不就做到細嚼慢咽了嗎?
但你可能會說,這不是腦子不正常嗎?好好的飯為什么要放啥沙子?
那稍微降低些難度,一個松軟的蛋糕搭配一杯奶茶,和一塊兒干燥的壓縮餅干不讓喝任何液體,成分和熱量都一樣,你會選哪個?
如果想挑戰(zhàn)刺激,可以試試干嚼一塊兒壓縮餅干,那難以下咽拉嗓子的感覺,仿佛在吃干燥劑!
如此糟糕難受的進食體驗,自然帶來進食速度放緩+進食量下降,長期這樣吃,不瘦才怪了!
本人觀點,并不推薦這種飯水分離法,畢竟每個人對痛苦的承受力不同,何必這么極端呢?相反,于大夫主張飯前以及吃飯開始時喝湯喝水,舒服又減肥!
非要說增加進食難度,倒不如試試換成小餐具、把食材料理做得細碎、主食用粗雜糧薯類替代精米白面等一些更人性化手段。如果你就是喜歡挑戰(zhàn)極限,或者覺得這吃法相當有儀式感,是一種歷練,那當我沒說。不過這種飯水分離法,倒是順便減少了餐時飲料的消費,前提是兩餐間(距離2小時)喝的也是無糖飲料。
好在對身體的副作用不大,可能食物太干不好消化,營養(yǎng)吸收有些影響。
聽說吃飯的時候干濕分離,就是進餐時不讓喝湯和水,有必要嗎?
不知道你聽到這個說法,目的是為了減肥還是養(yǎng)胃,這是兩個方面的事。
1、先說減肥
無論是湯還是水,因為水的存在,其能量密度都是比固體食物要低的,當然前提是,那湯不能是飄著厚厚一層動物油的肉湯,或者淀粉勾芡甚至放糖的稠湯,而是鮮味清湯,比如菌菇湯、海帶湯、海米冬瓜湯、西紅柿蛋花湯等等。
我一貫強調,減肥的進餐順序至關重要:先喝一小碗鮮湯,再吃蔬菜到三五分飽,再吃肉類到六分飽,最后吃雜糧或薯類主食到七八分飽,這樣妥妥的瘦。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你說的干濕分離,是一餐內的干濕分離,但是后半句不喝湯水是錯了。
減肥不僅要喝湯和水,而且是吃主菜之前喝,事實上很多中餐都顛倒了:大魚大肉吃撐了,再來一碗西湖牛肉羹或者酸辣湯熘熘縫兒,不胖才怪!
這一點上,要學習廣東人,粵菜的吃法就非常好,隨餐要么湯,要么茶,想想廣東人的身材,不怎么胖吧?
2、再說養(yǎng)胃
如果正餐的肉、菜、飯本身不是蒸燉的非常軟爛,此時如果混著湯水吃,比如湯泡飯這種吃法,是非常傷胃,而且影響消化的,原因有二:
一是原本固態(tài)食物更容易被牙齒捕捉和咀嚼到,經過口腔充分研磨成食糜后再吞入胃,減輕了胃的物理消化負擔。如果此時是隨著湯同時喝下,比如湯泡飯這種吃法,很可能是“囫圇吞棗”的感覺,胃實在是咯的疼!
二是同步大量液體隨固態(tài)食物進入胃,胃的消化液也被稀釋,消化酶作用效果被削弱,導致后續(xù)的腸道消化吸收效果差,食物的營養(yǎng)容易“穿腸而過”。不僅身體得不到充足營養(yǎng),而且營養(yǎng)物質進入結腸經過細菌發(fā)酵,排便也容易更臭或更稀。
注意,這跟前邊講的“湯-菜-肉-飯”順序是不一樣的,先喝湯的妙處在于,胃腸對液體的吸收是非??斓?,跟后邊的咀嚼和消化固態(tài)食物交集時間不多。
所以,一餐內的干濕分離是對的,菜就是菜,飯就是飯,水就是水,如果在入口之前就混合了,對胃不好,但是說正餐不能有湯和水,倒沒必要。
總結
1、正餐時不僅可以喝湯喝水,而且必須要喝,沒必要非在兩餐之間喝水
2、喝湯喝水最好在主菜之前,選擇無油無糖無淀粉的清湯鮮湯
3、減肥的吃飯順序:湯——菜——肉——飯,細嚼慢咽、七八分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