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現在的雜糧是轉基因嗎?
總算有人問到轉基因啦,一直有人對轉基因這事兒耿耿于懷,今天就來聊聊轉基因食品。
人總是對未知或陌生事物報以戒備心理——凡事小心總沒壞處,這是一種正常的保護反應。
像于大夫小時候,也沒見過紫薯,沒吃過顏色各異的水果玉米,沒吃過圣女果、千禧,更是近些年才吃到“非常甜”的丑橘“不知火”等……面對沒見過的食物,人們的反應一般會分為兩種:一種是“能吃嗎?”,另一種是“好吃嗎?”前者就是那些曾經“不敢吃螃蟹”的人,后者就是“真·吃貨”。
說回正題。首先,我們需要從邏輯上先明確,人類為什么要開發(fā)出轉基因這項技術,難道是為了毒害自己?那直接添加什么重金屬、毒藥、放射性物質、致癌污染物不就完事兒了,還費這勁干嘛……想想都不可能。
實際上科學家在農作物上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chuàng)新,主要目的就是一個:增產!既不是讓食物更好吃,也不是讓食物看起來更奇怪(當然食物個頭變大也是增長的方法之一,產量=單個食物重量X產出食物數量)
其實這種探索一直在進行,我們最熟悉的應該是“雜交技術”,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袁隆平的壯舉——雜交水稻,養(yǎng)活了中國乃至這個世界上多少曾經吃不飽的人?。ㄈ欢s交水稻不好吃哦)。
人類在馴化各種動植物的過程中,都有意無意的進行了“雜交育種選種”的過程,所以我們的食物才如此豐富。
再說一個也用了幾十年的育種技術——航天育種,就是把一些植物種子搭載航天器,在宇宙的高輻射、失重等極端環(huán)境下促使其變異,當返回地面時種植,選擇變異得有利于食用方向的品種進行定向培養(yǎng),比如個頭更大啊,味道更好啊之類的。
前邊兩種技術,還算是大部分利用自然條件來實現“定向選育”,而轉基因技術,就比它們更“精準”了:直接在基因層面,把一個已有物種的“優(yōu)勢基因”提取出來,插入目標物種的基因信息中去,讓目標物種快速獲得優(yōu)勢基因對應的屬性,省去慢慢雜交或變異再選育過程,直接定向“制作”新物種,可謂逆天的技術。比如對于糧食或經濟作物,要保證產量穩(wěn)定甚至提高,就要面對干旱、雜草競爭、蟲害和大風吹倒等自然挑戰(zhàn),減產風險很大。而大規(guī)模種植情況下,也不可能像澆花那樣澆水,不可能精確的拔掉雜草,蟲子天敵捕食效果也有限,噴灑農藥還怕殘留,也不能在田野里安裝擋風墻……所以只好提高作物自身的抗干旱、抗除草劑、抗蟲害和抗倒伏能力了。
舉個例子。
種植大豆時,為了控制雜草,需要噴灑除草劑。但是,除草劑一般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因為大豆本身也是草的一種嘛。雜草被除干凈了,大豆也所剩無幾。
怎么辦?
生物學家出手解決了這個問題:把細菌中的抗除草劑基因轉移到大豆的基因組內,大豆就能夠獲得抗除草劑的能力。
通過這種方式,人為改變某種生物的基因組,來為人類所用,得到的食物,就是轉基因食品。
說說現狀。
目前,能在我國合法商業(yè)種植的轉基因植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兩種(番木瓜就是我們平常吃的木瓜),而可以進口過來用作食品加工原料的轉基因植物則包括了大豆,玉米,油菜和甜菜 4 種。
所以,在超市中,目前只有番木瓜,大豆,玉米,油菜和甜菜這 5 種食物,以及它們的加工制品,才有可能是轉基因的。其他都不是,比如,水果玉米、小?;ㄉ?,紫薯、紫米、紫甘藍、彩椒、小番茄之類,都不是轉基因食品。
另外,不得不提經濟學因素。
除了番木瓜以外,大豆、玉米、油菜和甜菜這幾種作物,都不是直接拿原形態(tài)食物給人食用的,說白了都是“原材料”:大豆和油菜(不是葉類蔬菜那個油菜)用來榨油,玉米用來飼養(yǎng)禽畜,甜菜用來提取蔗糖等,只有這種“大宗作物”的規(guī)模利潤,才足以支撐研發(fā)轉基因的高昂資金投入啊!
假如僅為了好吃而用轉基因技術去研發(fā)“圣女果”,那還不知道幾百年才能收回成本呢……
至于轉基因到底安全性如何?還需要時間的檢驗,就像“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的心態(tài),如果你覺得不放心,完全可以不去選擇嘛。就目前的研究證據,國際上還沒有明確認為轉基因食物對人有害,至于以后會怎樣,我也不亂猜。
說回雜糧。
雜糧之所以被稱為“雜”,就是產量或口感替代不了“主糧”的地位,但人家的歷史也是很悠久的哦。這其中關系,類比一下,就像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中,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人數加一起也沒漢族人多,但也不能忽視少數民族的存在呀!
綜上,為什么有人會懷疑雜糧是轉基因呢?其實還是因為太不熟悉了,主食吃慣了稻米和小麥粉,對雜糧這種“生疏”的食物類別,表現出“保護性”的反應罷了。
換位思考下,歐洲人主食,主要吃土豆和麥類。假如我們去歐洲生活時候,帶去了一些“紫米”,某些歐洲人或許也會覺得:這奇怪的米粒兒,會不會是轉基因呢?
玉米、辣椒、西紅柿、土豆、紅薯、南瓜等都原產美洲,都是舶來品,也是明朝前后才傳入中國的,估計那會兒中國人,見到這些奇奇怪怪的食物,第一反應可能也是“這都是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