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有情緒性進食,時不時有大吃大喝的欲望。之前情緒失控胖了10斤,現(xiàn)在日常飲食控制很好,體重逐漸下降。但是每隔幾天,就會大吃大喝,吃大量的垃圾飲食和飲料,比如每次吃下一個個漢堡,半斤餃子,兩瓶啤酒。每次都嘗試控制,但最終失敗,好像成癮的狀態(tài),求問怎么逐步調(diào)整狀態(tài)?
注意提問的關(guān)鍵詞“欲望”,說明這種“大吃大喝”的行為,是情緒性進食,也就是說,從生理需要層面,你并不需要吃這么多,但卻從心理、情緒層面,你需要用 “大吃大喝”去緩解壓力。
常見情緒性進食的表現(xiàn):
1、吃東西使你進入了一種恍惚或意識不到自己在做什么的狀態(tài);
2、咀嚼或大口嚼東西使你感覺很好;
3、你并不餓,卻不能停止進食,而且你意識不到自己在做什么;
4、吃的渴望源自任何情緒,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5、當(dāng)你吃東西時,你會有強烈的安慰感;
6、在一個壓力事件之后或當(dāng)你很焦慮時吃東西很快;
7、為了避免無聊而吃東西;
8、盡管在生理上營養(yǎng)充足,但大多數(shù)時間里,情緒卻很空虛,缺乏成就感;
9、總是尋找一種特定的食物(如甜食),因為它會改變你的心情;
10、周期性的準(zhǔn)備或購買食物,以便你在“需要”它們時,你就可以即刻享用;
11、在重要事件和壓力事件(如家庭聚會和商業(yè)會議)發(fā)生之后,傾向于大吃特吃;
12、當(dāng)你為了安慰自己而不是為了滿足生理上的饑餓而吃東西后,接著又導(dǎo)致愧疚感;
……
從本質(zhì)上來看,情緒性進食是一種心理問題,就是說,現(xiàn)實中各種事情帶來的太多的心理壓力或空虛感,需要通過適當(dāng)?shù)呐沤馇阑蛘咛畛湮铮磺傻氖?,有些人把“吃”選作減壓渠道,把“食物”當(dāng)成心理空虛的填充物,所以就經(jīng)常“大吃大喝”甚至“暴飲暴食”,然后就胖了。
當(dāng)然這也不是最糟糕的,還有人選作去吸煙、喝酒甚至采取某些不可描述的行為。
怎么破?
給你三個方法,逐漸擺脫情緒性進食。
1、正念飲食
正念就是“有意識”,主動關(guān)注自己對某事物的直接感覺,入門級更多的是身體感覺,比如先從感受自己的呼吸、心跳、體溫等基本生命體征開始,再逐漸升級到日常習(xí)慣性動作,比如刷牙、洗臉、喝水、吃飯……
關(guān)注每個細節(jié),只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為什么要XXX”,比如我為什么要喝水,我為什么要吃飯……
這就逐漸涉及到正念飲食了,可以繼續(xù)細化自我發(fā)問:我為什么要吃這種食物?(餓了?新奇?好吃?懷舊?)我為什么要吃這么多(沒吃飽?買多了?怕浪費?吃撐了爽?)問完這些,就有神奇效果。
曾經(jīng)有個科學(xué)研究,讓嘗試戒煙的人,每次吸煙前都自問“此刻為什么要抽煙”,最后這群人,比那些靠單純“吸煙有害健康”警示的戒煙者,成功率更高。由此可見,煙癮都能戒掉,情緒性進食就更好辦了。
團長有一項獨到的技能:對任何事物,都能自發(fā)連問自己至少3個不同深度的“為什么”,然后答案就浮現(xiàn)出來了,可能是有“思考強迫癥”,也可能有點兒“格物致知”的感覺吧。
梁文道先生的《味道之味覺現(xiàn)象》書中“吃橘子”一段這樣寫道:
前幾年,譽滿天下的越南高僧一行禪師訪港。在他主持的禪修營里,他教大家用很慢很慢的速度吃飯,吃的時候不要交談,全神貫注于眼前的菜肴,這就是所謂的“正念飲食”了。
一行禪師曾用“橘子禪”說明正念飲食的方法:不要像平時那樣一邊剝橘子一邊吃,而要專心地剝開橘子的皮,感受它剎那間射出的汁液,聞它散發(fā)于空氣中的清香。然后取出一瓣橘肉,放進口中緩慢地嚼,全神貫注地體驗門牙咬斷它,臼齒磨碎它,舌頭攪動它等每一個動作,直到它幾近液化,通過食道吞咽下去為止……
精彩!一個橘子只有這樣吃,才會全心身體驗橘子的曼妙清香,這也是對自然賜予的橘子的極大尊重。吃的是橘子,修行的是自身,怪不得叫“橘子禪”了。
2、減少誘惑
既然已經(jīng)掉進情緒性進食的沼澤,那首先要逐步擺脫這種沉迷。這也是團長一直說的減肥技巧之一,就是利用各種預(yù)先設(shè)定的“小困難”“小阻力”,讓自己在情緒性進食發(fā)作時,增加“吃”的難度,延緩“不良進食行為”的進程。
這就好比,假如你知道自己會夢游,還知道夢游可能會有危險,可能傷到自己或嚇到別人,那么怎么辦?不睡覺嗎?明顯不是。
合適的辦法,是要么把自己固定的床上(盡量別太不舒服),要么把自己限制在臥室里(臥室門從外反鎖),要么減少臥室內(nèi)危險品(尖銳物品、桌角、墜物等),如此哪怕真的夢游了,那結(jié)果也不會很糟糕。
同理,針對情緒性進食,我們先規(guī)劃時間,讓每天充實起來,減少去超市或食品店的機會;哪怕去了買食物,也盡量不去高熱量、成癮性食品區(qū)逛;哪怕買了“垃圾食品”,也盡量選擇小規(guī)格或者有小包裝的,少選擇性價比很高的“家庭裝”規(guī)格;買回家盡量藏起來(冰箱深處、廚子里、高到夠不著的地方),而不是放在茶幾上、電腦桌上、床頭柜上……
就說你提到的垃圾食品代表——漢堡、餃子、啤酒,通通都有小規(guī)格,吃可以,試試每次都剩下一口扔掉,當(dāng)然如果有“浪費糧食”的內(nèi)疚,感覺得對不起農(nóng)民伯伯和“光盤”精神,那以后索性不吃或少吃這些,心里倒是足夠平衡了。
3、增加替代
有句話叫“如果你手里只有一把錘子,那么全世界所有東西看上去都像釘子”,在情緒性進食者的眼力,“吃”就是這把錘子,“心理壓力和空虛”就是釘子。
團長經(jīng)常講,不是你習(xí)慣不好,而是你選項太少。有時候各種健康的生活習(xí)慣,會讓你感覺“太難吃”“太累了”“堅持不了”,那么此時這些好的內(nèi)容,反而成了新的心理壓力,這也是團長反復(fù)強調(diào)的,不必好高騖遠,也不必追求快速減肥,那樣反而南轅北轍。
而且,對于情緒性進食,如果單純采用“堵截”而不是“導(dǎo)流”,會讓你陷入新的空虛:本來不管好壞,就只有一個選項“吃”,這一堵截連一項都沒了,這又是幫了倒忙。不如增加幾個新選項,與“吃”并列,等你翻牌,讓自己去權(quán)衡,擇優(yōu)而從,團長有信心,人總會選擇更好的。
說到這里,增加替代的正確方法是,無論什么新奇的事兒,都去嘗試一下,一切吃喝玩樂,只要能滿足好奇心、發(fā)揮你的創(chuàng)造力、獲得成就感,就通通來者不拒,不必非得是陽春白雪,只要是那些不可描述的行為底線以上,愛玩啥就玩啥,啥有趣做啥,比如玩王者農(nóng)藥、追劇、看小說、看喜劇綜藝、打牌、八卦吹牛等等,無所謂是否有營養(yǎng),能將你注意力從“吃”上轉(zhuǎn)移開來,就是好途徑。
總結(jié),情緒性進食的3個解決辦法:
1、正念飲食。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
2、減少誘惑。增加一些小阻力、小難度。
3、增加替代。用未知卻更好的渠道替換“吃”。